电气技术应用 姚 丽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 230031
0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促使社会体系、经济体系和教育体系不断地变化, 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也在变化, 为适应这种需要, 人们的能力在提高和扩展, 现代社会要求人的能力有三个方面: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教师就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以适应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的要求。
1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下表中列出。
表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
传统教学法 |
项目教学法 |
教学目的 |
传授知识和技能 |
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 |
老师 |
以老师教为主 |
老师起指导作用 |
学生 |
学生听从老师的指挥被动学习 |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学习 |
教材 |
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 |
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
教学方式 |
老师挖掘学生的不足点来补充授课内容 |
老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 |
结果 |
学生的外在动力十分重要 |
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 |
“项目教学法”现在越来越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 盛行于德国, 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 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 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 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 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 在项目教学中,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2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特点
《电气控制技术》作为机电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各电器元件的选用, 利用电气元件进行电气电路的设计以及维护维修电气电路的实践能力, 该课程在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 仍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以模仿为主, 突出技能性训练, 而缺少设计性、创新性,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
鉴于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有必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 首先将理论知识分解成低压电器、电机的控制基本环节、机床控制电路及可编程控制器四大知识模块, 然后围绕这四大知识模块设置相应的项目, 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实际应用的研究课题, 应充分考虑生产实际和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项目实施时, 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然后按一定原则对学生分组, 布置项目任务, 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 并写出各自的设计思想与方法、画出设计原理图、选择元器件, 再由学生正式实施项目, 写出总结, 最后教师进行评估总结。
3 具体的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具体过程如下:
3.1 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的设置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 综合考虑项目的统筹设置、项目间的联系和层次递进。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能够充分体现当前的工程实际情况,还要有一定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创造发挥,最后,还必须现实可行,有条件完成项目。如“运料小车自动往复运动”的电气控制项目, 在学习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气控制之后提出, 此项目的控制电路设计灵活多样, 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 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3.2 分组设计项目
项目确定后,教师应先期实施完成该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当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能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知过程,知道实施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关键在哪里。学生们分组设计,教师引导各小组根据项目任务查、找相关资料, 使各小组同学独立进行设计。这样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 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 教学的服务者。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出的电路往往是五花八门的, 尽管有漏洞或设计不完全合理, 却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如“运料小车自动往复运动”的电气控制项目的延时电路的设计, 有的用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 有的用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 有的用一个, 有的用两个时间继电器来设计。项目设计完毕后, 组织学生互评, 修改自己的杰作, 互帮互学,不但学到了知识, 而且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学生应充当好主体的角色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导演或策划的角色,学生应该作为“主角演员”的角色,把一个项目作为一场小型的演出剧。项目实施之前,“导演”要根据课程特点,精心策划,选好项目,制定项目目标,合理分配人员,提出总体思路,强调关键环节,指出注意事项,做出总体安排,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创新。而学生作为“主角演员”,要深入研究项目要求,充分领会“导演”的意图,认真制定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导演”要认真观察,纠正偏差,及时指导,指点迷津;“演员”则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角色,大胆实践,又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努力实现项目目标。总之,教师已经不再担当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在项目教学中,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 不但可以训练他们在工作中与其他同学协调、合作的能力, 还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努力实践。
3.4 做好评估总结
实训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学生的操作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实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评估的过程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接线完毕, 同学们开始进行自我评估, 由学生介绍项目实施的具体任务、目标、方法、手段以及体会、收获,可以使师生了解其操作的方方面面,看到其独到之处。有的同学可以非常直观地演示全部过程, 但有的同学在项目工作中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的同学只能做出电路但不能和实际联系起来,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检查他的电路, 然后一起分析出现这种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的方法, 一起分析这种电路的实际应用。我首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 然后概括了电路的设计思路, 及正确的设计方法和他们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事项及目前他的广泛应用。比如在“运料小车自动往复运动”项目评估时, 教师详细分析各套方案的特点, 指出哪些是可取的, 哪些是不可取的, 总结“行程开关”、“时间继电器”的灵活应用方法,详细说明怎样对电动机进行互锁控制,最后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可行的、实用的方案供大家实施。通过评估,选出优劣,可以鞭策学生做好下一个项目,激发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实践,勇于实践的兴趣。所以,实训的评估总结过程是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4
结论
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 推动了教学改革,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通过“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 更使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地展示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实训可促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掌握识读电路图,以及安装与检测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全班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实训,完成多个方案,在完成教师选定项目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开发项目,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工程实践中有待创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项目课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永刚.“项目教学法”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7-68
[2]宋锦.单片机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94-96
[3]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4]周洁,王立新.“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5(10).
[5]齐占庆,王振臣.电气控制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