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更多>>

学校新闻   更多>>
来校路线   更多>>
来校路线

浅谈读图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0-9-24 19:9:57 点击: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                   周 献 强
 
    “能力”这一名词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门学科内经常出现,但什么是能力呢?并非人人皆知。所谓能力,就是在实践中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本领。有关能力的分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常提到的有:工作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就制图学科而言,提法也很多,诸如:读图能力、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描图能力、测绘能力等等。然而对上述这些能力的分类,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各行各业、各门学科通用的一些能力;“特殊能力”是特指某一行业、某一学科独具的特别需要的一些能力。针对制图课而论,狭义的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即读图能力和画图能力。下面就读图能力的培养做简单分析。
    读图(看图)能力就是按照制图学科的理论,通过对图样进行观察分析、想象综合,继而看懂图样的一种本领。
    读图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一种工作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制图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读图既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也能为今后的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历年的实践证明,读图比画图更为常用,而且读图能力比之画图能力的培养更加困难,所以,读图又被视为教学中的难点。那么究竟怎样针对读图的特点,按照读图的规律,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呢?关键在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现分述如下:
    一、 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就是仔细查看和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种能力。观察是有视觉产生的一种过程,是读图的开始,是认识图形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一种基本功能。观察能力的培养与“确定观察对象”和“选择观察方法”密切相关。
    首先是“确定观察对象”,教学中在确定观察对象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当学生刚学习读图时,讲课中所选例题应简单些,待学生有一定基础时,题目的难度可适当加大。 同时还要注意选题的典型性,所选题目要尽量与所讲内容相结合,并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千万不要随心所欲。另外,采用的观察对象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能增强学生的观察兴趣,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的状态,产生积极的思维。
    其次是“选择观察方法”,通常所采用的观察方法是“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比较形象、比较具体、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直观教学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多媒体教学法、挂图教学法、教模教学法、电化教学法(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采用的挂图若为自做的,最好颜色要鲜艳,层次要分明。选择的模型要精心挑选,应大小适中,色彩调和。若条件许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更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等认识活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大脑思维活动的一种反射功能。思维是以观察为基础的,没有观察,思维活动就要受到抑制。当然思维活动还来之于其他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不过,通过视觉进行观察得到的印象则更加形象、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因此,培养思维能力的时候,应以观察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从以下几个原则着手:
    1、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该原则是由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以及人们的认识的规律而定的。因为,任何科学知识都有其本身的系统性,教学若违背了这一系统性,学生不仅无法获得系统的知识,而且也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另外,由于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逐步深化的。教学如违背了这个原则,一定会给学生的思维设置障碍,造成他们学习上的困难。
    2、贯彻启发性原则:这是一种具有启迪性,使学生能够产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原则。古人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正确地论述了思维与学习的辩证关系。古人还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历来对启发原则的重视。
    启发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时有所思,思有所用;在认识问题上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达此目的,读图课中惯用的方法是提问法、填空法、歇后语法(讲半句话)、点睛画龙法、温故知新法、比喻法、对比法、由此及彼法等。
    “提问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不言而喻,此法是在讲清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但具体应用时,提问次数不宜太多,发问时机要恰到好处。
    “歇后语法”——这是用语言叙述的一种启发方式。此法通常有两句话组成,前句由教师讲,往往含有双关之意,后句由学生答。
    “填空法”——就是由教师讲出或写出与所填问题相类似的主要内容,其它内容由学生去填。该法所叙述的内容一般在三句以上,和歇后语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
“点睛画龙法”——即由画龙点睛而来。“点睛”就是教师要点出问题的关键,“画龙”有待学生来完成。
    “温故知新法”——就是复习旧课或旧问题,引出新课或新问题的一种方法。当然,“故”要为“新”用,温“故”的目的在于诱发 “新”。
    “比喻法”——是按所讲的内容有目的地打比方,但要注意打比方的内容和要启发的问题息息相关,一脉相通,以便使学生产生联想。
    “对比法”——就是利用种种对比达到启发的目的。在应用时,要有意地举一些一一对应的例子,如正确与错误、一般与特殊等。
    “由此及彼法”——是故意找一些相对应且相关联的问题,形式上在讲“此”,实际上在启发“彼”。
    3、遵守因材施教原则: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里所讲的“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教学内容及所选的素材,二是指教学的对象——学生。这里所讲的“教”,主要是指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习题内容等)的深度确定不同的教法;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采取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的研究,不同年龄的学生,心里的特点和智力的高低存在差异。即使同龄的学生,其智力的高低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对学生的情况尽量做到了如指掌,否则就无法因材施教。讲课时,首先要照顾到大多数,顾全大局。在教学进度上,要速度适中,避免掉队现象;在内容多少上,要恰如其分,防止贪多嚼不烂,得消化不良症。其次,要注意个别情况,就是两头(好和差)的情况。光叫他们吃大锅饭不行,要开小灶(个别辅导),满足他们的需要。对智能高的学生,要多出些难题、智力题、多解题,以便更好地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吃得饱。对智能低的学生,在态度上要和蔼可亲,多多鼓励;在步骤上,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在要求上,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在方法上,要直观形象,循循善诱。
    三、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能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能力。想象是以思维为基础的,想象能力是思维能力的,继续,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想象力是发明、创造之母。一个人若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想象能力的培养,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培养再造想象力;高级阶段——培养创造想象力。再造想象是根据词的表述或条件的描绘(图样、图解等),在头脑中形成这一事物的形象。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
    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有多种方法。如:对号入座、搭造积木、虚实互补、构型设计、智力孔板、弯丝构形、一题多解、读图思体、立体转位、拨乱反正等。实际上在读图习题中常用的“两求三”、“补漏线”、“雕泥模”、“画轴测”也是培养想象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择其部分方法加以扼要解释。
    “对号入座”——已知编号码的三视图和前后次序乱放的轴测图,要求把三视图的编号填到对应的轴测图旁,反之亦可。
    “搭造积木”——根据已知的三视图或轴测图,用事先设计好的积木块搭造成形。
    “拨乱反正”——拨乱归位的意思,已知放乱位置的三视图,通过想象构形,使其放正,各就各位。
    “虚实互补”——这是阴阳相配的一种题目,已知三视图,要求想出与已知条件相配的另一物体的形状,并以三视图或轴测图来表示其形。
    “构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加以联想构思,设计出新的形体,并以三视图来表达。
    上面所述方法,彼此之间往往存在内在的联系,在具体使用时可以结合在一起。
    四、判断能力的培养
    判断能力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过程的一种能力。简而言之,判断就是一种判别断定的能力。判断当然离不开思维,因此,判断也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并且是想象的结果。判断是在观察、思维、想象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断定的结果。
    在读图中,培养判断能力的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图形改错、正误对比、选择填充、判别是非等。
    据以上分析,我们对培养读图能力的过程归纳为这样的一个程式:观察-思维-想象-判断→结论。读图能力的培养涉及到许多思维活动,且相当复杂。我们在使用上述方法时,要结合实际、遵循规律;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反复训练、从严要求。久而久之,一定能在读图能力的培养上得到效益。
 
 
 
参考资料:   形式逻辑                  金岳霖主编
             普通心理学                曹日昌主编
             教育学                    华中师院等编
             谈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夏华生(中专制图教学)
 
                                            

Copyright (c) 2005-2010 All Right Reserved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 版权所有

电话:0551-2320508 E-mail:ahdq2@163.com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539号 皖ICP备07007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