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 安徽 合肥)
摘要: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荒原文学”,这一时期作家都有着“荒原作家”之称。其中一位影响最大的小说家福克纳对此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20世纪20年代,荒原文学,荒原作家,福克纳
一 引言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文学史上伟大的10年,占有独特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发了一笔横财,经济膨胀带来一种假繁荣,因此人们对1929年的“大萧条”完全没有思想准备。长期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使人们对它失去了激情,剩下的只有失望了。
20世纪20年代也是信仰危机加剧的年代。科学的发展使神话,幻想破灭,人们对上帝失去了信心,于是产生了生活混乱,支离破碎的感觉,产生了忧郁,绝望的情绪。当时的美国处于一片空虚的精神荒原之中。
战争的精神创伤和战后的心理危机同时迸发,哀怨与愤恨之声不绝于耳,迷惘、失望、悲观成了一九二零年代的精神基调。
所有因素要求文学界出现新的表现方式。旧的价值业已逝去,新的观念正在形成,正是这一时期孕育了荒原文学和福克纳。
二 荒原文学及作家
1620年当“摩西”“在上帝的直接领引下”,率领一批清教徒移民为寻找他们的迦南圣地而抵达美洲大陆,抵达那片“荒凉险恶,满是野兽和野人的荒原”(wilderness)时,美国荒原文学传统的大门也随之开启。
对于美国历史与文化而言,“荒原”一词更是积淀了特殊而深远的意蕴——美利坚民族的孕育和形成正是始于移民始祖的荒原之旅,而随着边疆的步步推进,“荒原”渐渐成为其民族性格的重大塑型因素。使荒原文学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然而,美国文学中的荒野不仅仅是生活层面上的,不仅仅是“森林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笔下,“荒原”更多地成为精神道德的喻体。
南北战争的炮火只留下一片满目疮疫的废墟和杂草丛生的荒野。这一时期的作家开创了“荒原作家”一派,他们身处当时真实的社会环境之中,运用或直白或隐晦的手法,追索和拷问着南方的文化身份,从而构建起一个关于南方荒野的文学天地。代表人物T.S.艾略特以其代表作《荒原》形象的刻画出二十世纪西方文明的状貌。《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上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虽然不乏动物式的性爱。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诗人利用神话传说,作为对现实生活观照,在《荒原》里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这就增加了对这些典故不太熟悉的读者的解读困难,也是诗人自己承认的晦涩。当然利用神话建立人类不分时间空间的宇宙意识,随意地对现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种比较的对照,这种手法并非T.S.艾略特独具,詹姆斯·乔伊斯和叶芝等现代派作家也是这样创作的。。在艾略特一代“荒原作家”中,影响最大的小说家要推海明威、福克纳及菲茨杰拉德,这三位作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发表成名作,从不同角度不约而同地描绘了西方现代“荒原”的面貌。
三 福克纳与荒原文学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er,1897-1962)美国作家,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的一个庄园作家,南北战争后家道中落,一战后入大学,其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并开始写作。《士兵的报酬》(1926)发表后,福克纳被列入“迷惘的一代”,但很快与他们分道扬镳。《撒拉里斯》(1929)问世之后,其创作进入高峰期。他发现"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写,只怕一辈子也写不完"。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把19篇长篇和70多篇短篇小说纺织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里,通过南方贵族世家的兴衰,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现实,创造了二十世纪的“人间喜剧”,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1930),《圣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等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后期主要作品《林子》(1940),《闯入者》(1948),《寓言》(1954),《小镇》(1957)和《大宅》(1959)等。此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诗歌。
福克纳虽是南方重要作家,但他的作品当时并不受重视,直到1946年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考莱编选了《袖珍本福克纳文集》,又写了一篇有名的序言之后,福克纳才在文坛上引起重视。特别是萨特、马尔洛等人的赏识,使福克纳名声大噪。
在艺术上,福克纳受弗洛伊德影响,大胆的进行实验,采用意识流手法,对位结构以及象征隐喻手段表现暴力、凶杀、性变态心理等,他的作品风格千姿百态,扑朔迷离,读者需下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审美情趣。
福克纳的作品多是描述发生在南方的悲剧故事。他对探讨过去的兴趣时常达到入魔的程度。印第安人的时代,白人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和奴隶制的建立,以剥夺红色人种,压榨黑人为基础的南方特殊文化的形成,白人的梦幻的破灭等等,都在福克纳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讲述的是人的梦想、勇气、成功与最后失败的故事,表现的是人生内在的格局和模式。他笔下的美国南方历史是人类经历的一个缩影。这是福克纳的作品耐人寻味的基本原因所在。战后一切复辟努力都以惨败告终。“现代工业文明”长驱直入,南方于是衰退下去。这是福克纳全部作品的故事梗概。他认为,现代人已经失去爱和感情,失去人的同情心,生活因而失去意义,世界成为精神枯乏的虚无之地。
不求故事明晰、人物性格的典型化、环境描写的具体性。只化奇异为平凡,把难以置信、无法解释的事件置于日常生活中,让荒谬与合理、虚幻与现实结合为一个整体,展现一幅神秘、梦魇般的非现实的又像是处处可见的超现实的图画,通过奇妙的构思和象征、荒谬、独特的讽刺,简洁、平淡、冷漠的叙述等艺术方法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把虚妄的荒诞现象与现实的本质有机结合,其创作使超现实派、表现派见到了影子,象征主义和存在主义遇到了知音,荒诞派和新小说派碰到了同类,这就是荒原文学的最基本的艺术特点。
四 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结果。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的“荒原派文学”有其产生的丰韵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由其带来的美国文学界的革新。在同一“荒原派”作家中,福克纳大刀阔斧的运作意识流,在这方面的彻底性远远超过海明威。他在诸多的作品中尝试多角度叙述方法和意识流,以及“神话模式”,即有意识地使他讲述的故事与神话故事平行展开,从而创造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福克纳笔下的世界在本质上不同于艾略特的死亡国土的“荒原”,而是一片在灰暗、苍茫之中闪烁着点点人性和希望之光的“荒原”。
参考文献:
[1]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H].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27--243
[2]刘国枝.荒原文学序列中的“我弥留之际”[M].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03—0014--04
[3]罗伯特’E.斯皮勒:“美国文学始末”,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57
[4]《世界文学》编辑部:《美国当代文学》,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630
[5]《当代美国文学1945-1972》,载《现代美国文学研究》,1979:212-242